» 正文 您的位置:余姚文明网 » 未成年人

未成年人

“假日学校”点亮孩子们的暑期生活

来源:余姚文明网 时间:2021-08-12 13:54:00 文字大小:T|T

“潮传非遗”非遗课堂走进余姚市兰江街道俞家桥社区,孩子们在老师指导下现场学习体验草帽编织。(黄静波摄)


余姚市低塘街道历山村“假日学校”的孩子们正在参观该村百米孝德文化长廊。(黄静波摄)

  83,在余姚市阳明街道新城市社区的“假日学校”,浙江省红十字应急救护二级讲师、宁波好人张孟桂为孩子们仔细讲解了急救应用知识和青少年防溺水知识,并通过互动和实践,教孩子们认识AED除颤仪,学习心肺复苏等实用技能,与孩子们分享急救故事,给孩子们了带来一堂防溺水、懂急救的安全教育讲座。

  今年暑期,全市共开办162所“假日学校”,线下办班达98%以上,700余名“五老”志愿者以及1500余名大学生、在职教师、机关企事业干部和社会志愿者共同参与了教育管理活动,参加学习和活动的青少年人数超6000人。与去年同期相比,余姚“假日学校”开办数量、青少年覆盖人数及志愿者团队数量均有大幅度增长。

  坚持与各部门合力同心,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上求突破

  对很多年轻上班族和外来务工人员来说,怎么让孩子过个有意义的假期,成了一个难题。为了免去家长们的后顾之忧,给孩子们更好的假期学业辅导和人文关怀,“假日学校”应运而生。

  自2004年开始,余姚试行推广“假日学校”,各级关工委坚持“服务青少年、服务群众、服务发展”的办学宗旨和“公益性、基本性、便利性、安全性”的原则,以村(社区)、企业为主体,组织“五老”精心谋划、精密部署、精准发力,与余姚市文明办、市教育局、团市委、市妇联等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努力构建“假日学校”新的发展格局。

  作为公益性的假日学校,离不开社会力量的统筹和整合。余姚“假日学校”积极吸收具有专业技能和服务能力且相对年轻的特长型“五老”志愿者,以及全国劳模、优秀老党务工作者、非遗项目传承人等特殊身份的“五老”志愿者,打造又红又专的志愿者团队,在“假日学校”庞大的志愿者队伍中,“五老”志愿者一直热情参与。同时,吸引优秀大学生、在职教师、专业人士、部门工作人员以及公益团队等,加入“假日学校”教学和管理志愿队伍,与“五老”志愿者形成优势互补。

  为了更好地统筹资源,与文化礼堂、乡村学校少年宫、家长学校、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平台结合,采用了乡镇统一办学,村村联合办学,村(社区)、企业单独办学,村(社区)、学校联合办学等多种模式,融合资源,提升办学效果。今年,与教育系统联合办学的有15所,以村文化礼堂为依托的有64所,以民营企业为主体的有13所。

  坚持与火热的时代同步,在突出“四史”教育上下功夫

  “假日学校”课程设计坚持“五育”并举,安排知识性、实践性和趣味性结合的课程及实践活动。课程设计分为五个大类,有红色教育、孝德教育、法治教育等主题教育,有科普、应急救护、身心健康等知识讲座,有书法绘画、歌咏剪纸等艺术课程,有陶艺、盘纽、姚剧、土布等非遗传承的学习,还组织青少年积极参与文明城市创建、垃圾分类宣传、文明劝导等公益活动。多元化课程拓展了孩子的视野,弥补了学校课程重知识、轻实践的问题。

  今年,余姚市关工委策划了“十个一”活动载体,开展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四史”教育系列活动,并在“假日学校”进一步推进,使红色教育走深走实。

  开展“红色百年史”主题宣讲活动,整理设计了含红色课堂、法治课堂、科普课堂、礼仪课堂、艺术课堂的宣讲菜单,向基层关工委提供“点单式”宣讲服务。“五老”志愿者韩法娟在“假日学校”开班以来,基本每天深入村(社区)“假日学校”;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宁波市关工委最美“五老”志愿者姜荣华,余姚市关工委最美“五老”志愿者、协会科技辅导工作团团长胡达新人均宣讲达10次以上……今年的“假日学校”开办以来,余姚市级宣讲员已深入基层开展了70余次宣讲教育活动,受教育青少年达3000余人次。

  与此同时,组织开展“红色百年行”地标打卡活动,积极用好关心下一代校外教育阵地中的红色资源,发动组织“假日学校”走进基地,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参观实践活动30余场次。泗门镇“假日学校”组织学生参观成之庄、大丁丘湾革命遗址;凤山街道“假日学校”组织青少年参观浙东抗日根据地旧址、四明山第一党支部纪念室……同时还充分利用浙江省、宁波市关工委推出的红色文化基地专题片的展播,进行线上红色文化体验行打卡留言活动,引领青少年争做薪火传承的新一代和现代化新征程的生力军。

  开展“红色艺术成果”展示活动。自5月底“红色艺术成果”展启动以来,联合教育局陆续开展了老少绘画、书法、摄影、文学作品征集活动。暑期中,以“假日学校”为主体的剪纸、红船模型、乐高模型、工艺花卉等小型作品展层出不穷,受到青少年、家长的热烈欢迎和社区居民的一致好评。

  坚持与青少年需求同频,在呵护青少年健康成长上更用情

  余姚“假日学校”工作始终坚持对标新时代关工委工作要求,贴近青少年全面发展的需求,一切从实际效果出发,以办好人民满意的“假日学校”为己任,强内涵、提质量、优品牌、争先进。

  留守(困境)儿童结对关爱活动。积极推动“甬润童心、关爱留守(困境)儿童”项目运作,6月底完成了全市范围内留守儿童的全面摸底排查、建档造册工作,组织“五老”志愿者与57名留守(困境)儿童一对一结对。“假日学校”开展以来,“五老”志愿者通过上门走访、电话联系等,核实留守儿童学习和生活状态,同时开展慰问帮扶、微心愿认领等活动,给予孩子们陪伴和关爱。

  倾情打造“小候鸟”乐园。基伟休闲用品有限公司关工委“假日学校”接收了40余名小候鸟,为他们免费提供午餐和点心,并赠送书籍、学习用品、小礼物和小奖品;小曹娥朗海村的“小候鸟假日学校”不仅设置了暑假作业辅导、学校推荐书目阅读等课程,还考虑到“小候鸟”们对本地文化了解不深,邀请国家级非遗项目余姚土布制作技艺、宁波市级非遗项目余姚剪纸传承人现场授课……“假日学校”吸引了不少“小候鸟”积极参加,为外来务工家庭解除后顾之忧。

  筑牢安全防线。在余姚许多“假日学校”的开学第一课就是安全自护和健康教育,如:交通食品用电用水安全、卫生防疫、防溺水防拐骗、禁毒反邪教等等,运用案例讲解、实际演练等方式为青少年传授安全知识,从而提高青少年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护自救能力。

  “今年暑假,受到疫情影响,‘假日学校’也做了相应的调整,要求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开课。”余姚市关工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假日学校”开办前,各级关工委对开办条件进行审核把关,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做好安全防范工作的重要性,牢固树立底线思维,把风险隐患降到最低。在原有的安全工作制度和“安全责任书”“学生守则”“家校联系卡”“接送登记表”等表册资料的基础上,新增了疫情防控的实时记载,摸排学生、“五老”及其他志愿者的实际情况,落实人员进出、防护、健康监测、日常消毒等各项措施。

  在筑牢安全防线的同时,余姚市关工委还重视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假期中组织协会心理团队“五老”志愿者、专职心理教师及社会公益组织走进基层“假日学校”,开展《儿童意外伤害》《儿童心理健康》《考前心理疏导》《青春期变化知多少》等课程,为孩子们筑起身心健康成长的绿色屏障。

  如今,“假日学校”已经成为余姚关心关爱下一代工作的金名片,成为孩子开心、家长称心、社会放心的“三心工程”。(来源:余姚日报)


更多

余姚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余姚文明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第03014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 1012010003